自从证监会提出了“资本市场强国”概念以来,市场开始热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概念,希望在这些概念企业中,寻找未来的独角兽。工业4.0研究院的《资本市场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制造》研究显示,工业互联网可以作为资本市场强国的主攻方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增长动力成为关键。毫无疑问,能够满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四新要求的概念将成为最佳选择。
什么是“资本市场强国”?
2017年底,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刘士余在上海召开内部青年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了“建设资本市场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任务”。
2018年初,证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张慎峰带队赴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调研座谈,听取园区内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十多家企业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的意见建议。
即便如此,真正理解“资本市场强国”这个概念,还需要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来找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因此,可以帮助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是“资本市场强国”应该寻找的支持对象。
工业互联网是增长动力
早在2015年11月6日,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投资战略:新角色,新规则》(Industrial Internet Investment Strategies: New Roles, New Rules),明确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新投资战略,并指出了这是美国先进制造领先所需要的资本市场基础。
工业4.0研究院的研究也显示,基于我国是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前提,寻找可以体现四新要求的先进制造技术,才是打造“资本市场强国”的主攻方向,毫无疑问,工业互联网具有这样的特征。
资本市场与产业政策不同,它是基于一定规则的特殊市场,保持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产业政策可能会支持弱者,但资本市场毫无疑问是支持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按照德国在描述工业4.0概念所提到的技术判定标准,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其必备条件。从国内概念和体系发展的成熟度来看,中国制造四大流派(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服务)中的工业互联网具有满足工业4.0的潜力,从而有机会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增长动力。
资本市场强国的主攻方向
从过去50年全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验来看,拥有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可以从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NASDAQ,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的成功经验和1997年德国Neuer Markt的失败经验看出,专注到具有网络效应的新经济,才是正确的选择。
笔者在《资本市场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中明确指出,“All in 网络效应技术”是当前最重要的选择。虽然智能制造等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网络效应,但比起工业互联网的天然网络化,还略逊一筹。工业互联网较容易实现平台化,从而为生态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因此,工业互联网更容易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
事实上,在《工业互联网投资战略:新角色,新规则》中,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也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大加推荐,并且认为这将是2000年工业互联网大发展之后的新一波大机遇。
工业4.0研究院也认为,由于工业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开放性,特别是基于开源项目的运行模式,给任何利益相关者都提供了参与途径,这对于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同时,如果具有较强大的资本力量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有可能获得平台领导者(Platform Leadership)的地位。
最近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36天闪电过会、徐工信息新三板上市、树根互联获得新一轮投资和翼络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立等事件,正是资本市场强国主攻方向的自然选择。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中国制造迫切需要可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而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要素的工业互联网,成为“资本市场强国”战略下的主攻方向,是这个时代的选择。
工业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