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东 2021-03-17发布 阅读:1325次 ⋅ CAD  上市公司  中望软件   ⋅

中望软件是CAD领域的代表之一,它最近成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引起了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的关注。部分企业希望工业软件实验室对此做一下分析,以便大家更深入认识工业软件和数字孪生体领域的竞争格局和运行规律。

毫无疑问,中望软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它经历了20多年的运行,承载了我国工业软件独立自主的希望,同时它现在成为上市公司,需要披露较多的信息,对工业软件实验室来讲,便于进行分析研究。

国内不少CAD厂商需要利用第三方几何内核(如ACIS,Parasolid,OpenCASCADE),中望软件称自己开发了3D CAD产品的几何建模内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具有底层开发能力,避免了在商业竞争及贸易争端中被第三方“卡脖子”的情况。

然而,中望软件要实现国际化,还是有一定难度,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知识产权诉讼。

2014年Autodesk在荷兰海牙法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对公司及子公司香港中望等提起诉讼,诉讼中指称AutoCAD源代码被盗用并被不当使用于ZWCAD+的开发。2015年11月6日,公司及香港中望等与欧特克公司就诉讼达成和解协议。

毋庸置疑,随着中望软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知识产权诉讼仍然是一大挑战。

为了满足高市值带来的高增长要求,中望软件确定了进军CAx领域的战略,特别是CAE领域的进入,可以获得部分工业仿真市场的机会,这部分市场在国内有较大的规模。重点瞄准我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船舶、智能建造、电子科技等领域的需求。

中望软件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其中的挑战,

“公司CAE产品处于研发验证阶段,发展周期短,未形成大规模应用。发行人在高端3D CAD、CAE领域的研发实力、技术水平、功能完备度、产品知名度及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与达索、西门子、PTC、ANSYS等欧美工业软件公司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以上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存在不确定性,产品因复杂度高存在无法按期推出的风险,同时生态系统建设存在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值得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注意,中望软件对于“十四五”期间(特别是最近3年)的业务重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如下:

(1)打造新一代3D CAD几何建模内核

公司将在现有3D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对ZW3D软件的整体架构进行重新设计,研发面向多行业、满足高复杂度建模需求、能够运用于大型项目设计数据管理与组织、大体量装配的新一代3D CAD几何建模内核,突破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船舶、智能建造、电子科技等国家关键领域的工业软件技术。基于新一代3D CAD几何建模内核,公司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赢的生态系统。

(2)2D CAD、3D CAD产品持续升级

公司将在现有CAD产品的基础上,持续投入研发力量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缩小与国际一流CAD产品的差距。最终形成可以和国外一流CAD产品相媲美的、自主可控的国产化2D、3D CAD平台,并将产品几何建模内核移植到Linux操作系统上,使之支持麒麟、深度等主流的国产操作系统,并实现产品

的轻量化、云化使用。此外,公司还将对海外营销网络、中国营销网络进行升级,拓展和优化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地位。

(3)全面开拓CAE仿真分析领域业务

依托自身3D几何建模内核,公司进入仿真分析领域,打通CAD与CAE的数据链接,最终实现设计(CAD)、仿真(CAE)、制造(CAM)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的一体化。公司将在已有电磁仿真软件ZWSim-EM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和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整合,将仿真分析拓宽至结构分析和热分析模块等市场更为广阔的领域,打造包含CAE前后处理的全流程技术、覆盖多物理场的综合仿真分析解决方案。

相信大家对中望软件的竞争策略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客观的讲,它在传统CAD领域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加强,但在如何进入CAE仿真分析市场,既缺乏战略,也缺乏思路,这是它最大的风险。


何东东:翼络数字工业软件实验室工程师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