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4年2月12-14日,美国空天协会举办了战争研讨会。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做了梳理,通过公众号分享给行业人士。客户如果需要本次会议文档和视频资料,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
在近期举办的战争研讨会(Warfare Symposium)上,来自美国印太部队的军官,以及日本自卫队太空作战主管、韩国空天武官参与了题为“在印太司令部防御威胁”(Defeating Threads in Indo-PACOM)的讨论。
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强化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领导地位,日本和韩国军队的代表表示听从美军的指挥。
从现场活动录像来看,各位军官都小心翼翼,生怕对当前紧张的局势带来影响,毕竟参与这次讨论的军官级别不高,特别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军官都是上校级别,无法代表所在国军方的官方想法。
除了美国印太太空部队司令Anthony J. Mastalir将军和太平洋空军总部参谋长David J. Berkland上校,日本派出了航空自卫队太空作战小组指挥官杉山木敏通上校、韩国则安排其大使馆空天武官Jongseo“Jay”Park上校参加。
这个与会嘉宾的格局非常有意思,在参与讨论的时候其拘谨非常明显。
不过,寥寥数语的讨论内容,其中还是有一些含金量的。
美国空军正在大力推进敏捷战斗部署(ACE),日本和韩国的军队也在美军指导下开展,以构成太平洋战场联合作战体系。
通过参与美国太空部队建立的“泛作战太空架构”(PWSA),日本和韩国可以借助其力量来形成防御。但是,当主持人询问是否以来这套系统的时候,日本和韩国都表示会自己建立一套空中侦察系统,以便实现常规实时的监控。
简单讲,日本和韩国军队不敢完全依赖美军的太空力量,毕竟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谈到太平洋战场的备战问题,美国太平洋空军总部参谋长David J. Berkland透露了正在把传感器和大量火力融合起来(overlapping sensors and massing firepower together),他认为,这样的协同效应(synergy)能为联合部队带来“非对称超越”(asymmetrical overmatch)。
具体内容建议读者查看文字实录第9页,相关内容很有意思。
当然,对于能听懂英文对话的人员,建议观看今天同步在数字孪生战场公众号发布的视频。
欢迎大家留言或参与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