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赛迪大厦)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召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发布会。我谨代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借此机会,向全体参与新版技术路线图修编工作的院士、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两年多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2025》实施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主要发展方向为导向,引导企业创新活动,咨询委于2016年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编制并发布了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发布两年多来,这个路线图受到了国内外政府、媒体和商会等有关机构的高度关注,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对指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向制造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凯副总理也高度重视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对路线图绿皮书的出版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一版技术路线图发布到现在已有两年多时间了。期间是全球制造业转换发展理念、调整失衡结构、重构竞争优势的快速变革阶段,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了保持技术路线图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按照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的安排和部署,战略咨询委员会于2017年初启动了新版技术路线图的修订编制工作。本次修订沿用了2015年版技术路线图所确定的十大重点领域以及23个优先发展方向,并且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各个发展方向的具体情况,补充了关键材料和关键专用制造装备等内容。
半年多来,编制工作组的400多位院士、专家不辞劳苦、辛勤付出,在深入调查研究,并且广泛征求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有关企业意见基础上,对《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中的9大领域,20个重点方向,数百个重点产品、技术的种类、参数、量级和目标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整和优化。可以说,新版的“技术路线图”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增强了时效性和参考价值,是参与编制修订工作院士和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我相信,新版的技术路线图将继续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引导广大制造企业和科研、教育等专业研究机构探索制造强国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引导市场和社会资源向中国制造的战略重点有效集聚,更可以成为政府和设计公共政策部门的重要参考。
新版技术路线图发布以后,我们要多措并举,深入做好后续解读和辅导工作。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以及机械工程学会、赛迪研究院等要认真组织专家,特别是参与编制工作的专家,加快开展解读辅导工作,充分发挥技术路线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引导作用,切实的把院士、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动能。一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解读和辅导工作,加快引导市场主体理解掌握和使用新版技术路线图;二是要加快把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相关重点工作,特别是实施五大工程、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等,与新版技术路线图解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相关重点任务的实施,及时的根据新变化、新趋势,对设计研发、重大专项、人才培育、产业政策等适时进行调整优化;三是要根据技术路线图确定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设立若干新的专业分委员会,进一步充实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力量,提高决策参谋的针对性和专业化能力。
同志们,编制修订技术路线图是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一项长期重要职责,也是我们开展咨询评估、履行决策支撑职能、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战略咨询委员会将继续与大家携手合作,密切的跟踪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准确及时把握世界产业变革演进趋势,持之以恒的完成好这项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责任和使命。
在此,我再次衷心的感谢参与技术路线图编制的全体专家!感谢各级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同仁们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希望2017版的“技术路线图”的发布,能够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和十大重点领域的创新突破、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也希望各位专家、各界朋友和广大媒体能继续的关心、关注制造业,积极的支持和参与制造强国建设。
借此机会,我提前祝大家春节吉祥!阖家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