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2024-02-05发布 阅读:770次 ⋅ 杀伤链  杀伤网   ⋅

人们了解杀伤网(Kill Web),很容易跟DARPA的马赛克战关联起来,它是一个分布式的杀伤链融合起来的结果。

据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跟踪了解,在DARPA的大力支持下,美军已经突破了杀伤网建立所需的理论、试验和试点三个关口,目前进入大规模应用的阶段。

对于杀伤网的部署,将由美国国防部研发部门负责,这是其任务能力建设的一部分。

传统的作战样式采用的是杀伤链模式,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线性执行模式,美国各军种形成了流程化的工作模式。

对于美国的海空力量来讲,它的杀伤链构成采用的是F2T2EA模式;美国陆军则采用D3A方法,即决策、探测、输送和评估。

任何武器装备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效用。

为此,美军设计了有效性测量、效果测量和成功测量组成的杀伤网测量体系,为推广杀伤网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标准,避免各个部门有不同的看法,影响联合作战的效果。


按照美军的管理规定,对杀伤网的测量评估工作,由作战试验鉴定部门负责,这套体系逐步将覆盖所有的军工企业。

了解《联合作战白皮书》的读者清楚,现代作战概念的落实,都需要经历几个关键过程,包括任务特征化、任务建模和作战模拟,这样才可以形成一个可衡量的杀伤链或杀伤网。

美国印太司令部计划在2024年,加快部署数字孪生靶场体系,以此去收集更多的实测数据,让数据在各种装备平台之间流动起来,加上传感网络和作战人员的各种数据融入,能够为杀伤网产生效用提供基本条件。

在完成对任务的线程化之后,作战部队和军工企业都拥有了一个任务线程,然后,他们可以围绕任务线程关联的可信源,分别开展自己的工作。

作战部队利用任务线程生成的各种场景和COA,包括基础选择和其他选择,分别有对应的风险和成功率提示,这样指挥人员和执行部队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COA的要求执行作战相关命令。

对于军工企业来讲,利用数字孪生靶场平台,可以获得模拟和实装的数据,在研发武器装备系统的时候,不会根据简单的假设来设计各种功能。

因为有了杀伤网的任务线程数据,为作战样式和武器装备建立了一个桥梁,军工企业研发人员就不需要盲目摸索,直接把设计的数字孪生模型放到这个平台去检测。

颠覆性技术是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通过最五年时间的探索,美军已经把DARPA提出的杀伤网概念变成了一个工程化的应用,不断提高其完成军事任务的能力。

按照预定计划,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将在2024年继续更新数字孪生国防系列的十个主题,《联合作战白皮书》的2024年版本已经确定为“联合作战概念”(JWC),将剖析杀伤链和杀伤网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程。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