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6月间丰田集团宣布,将把其负责自动化驾驶及软件开发的丰田高等研究院机构改组成控股公司。
接着,于今年一月正式成立Woven Planet Holding (编织星球控股公司),下辖三个子公司,做为实际运营单位。分别为Woven Planet Core(编织星球核心公司)、Woven Planet Alpha(编织星球阿尔法公司)、Woven Planet Capital(编织星球资本公司)。
同时,有一新公司将会独立出去Woven Planet City(编织星球之城)。
我们略述一下,该新公司的主要功能。
1.编织核心公司,继续原来高级研究院的任务,研究开发自动驾驶,为丰田集团汽车的驾驶辅助、自动驾驶而努力。
2.编织星球阿尔法公司,主要应用开源软件的敏捷开发流程与面向服务的软件定义架构,与新事业项目的孵化。
3.编织星球资本公司,则是从事资金策略投资,目标主要与新能源、自动驾驶相关科技产业。
今年2月,丰田集团正式宣布将于富士山脚下成立一个"编织星球之城"。据悉这是利用传统汽车产能过剩的空厂房活用的规划。其设计将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丹麦BIG负责。该智慧城市,将完全采用绿能(氢能、太阳能、风能...),应用编织星球集团的自动驾驶科技的交通。
对这公司的命名,一定会让不少人士跌破眼镜,因已闻名全世界的“丰田”名字不用,而采用新的"编织星球"之名。
根据个人对日本及欧美的了解,可能原因有三:
1. 既是考虑其愿景是爱好移动与生活安全,那运输交通工具就得在纵横如棋盘编织的道路安全奔行,故采其形象,名为“编织星球”。
2.丰田制造汽车之前,正是自动织布机工厂,故以“编织星球”名为感恩与不忘本。
3.为求海汇全球人才与资源,全部融入编织于集团中,故名“编织星球”避免同业的避嫌而不愿参与。
总之,用"编织星球(Woven Planet)"为名,对英语系人士,容易标准发音称呼其名,而不像丰田的用罗马拼音,对英语系人士,不易正确称念。
藉此顺便介绍一下丰田汽车的历史。
丰田(Toyota)汽车发展史:
生产汽车之前,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96年。那一年,29岁的丰田佐吉发明了“丰田式汽动织机”。他发明的这台织机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而且与以往织机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至4台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连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纺织机械厂家—英国普拉德公司也向丰田佐吉发出了转让专利权的请求,最终佐吉在1929年(昭和4年)以10万英镑的价格出让了这项专利的使用权。1930年第一次能源危机,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棉纺厂。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举足轻重的交通工具。
1937年8月28日,汽车部宣告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作为一家拥有1200万日元资本金的新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1951年,由于当时的日本警察预备队对日本汽车厂招标小型越野车项目,丰田当时推出的越野车系列,通过 富士山六合目攀爬试验证明了它的越野性和耐久性,所以这款车不仅受到了警察预备队的欢迎,而且之后不断生产和壮大,这便是今天全球闻名的陆地巡洋舰系列车型。
在第二次能源危机后,欧美的大排气量的轿车能耗多,对于一般消费者是重大负担,丰田推出1.5升排气量的轿车大受欢迎,连汽车王国的美国也一片满是丰田轿车。
汽车工业需要很多的重要零组件供应厂商,因此,丰田就开始设立许多企业内公司,后来交由资深或退休高管经营,子公司名称就不再称丰田,才便于销售给国内外同业。更因历史悠久,干部的分红持股而稀释了集团持股比例。
作者:李火城,行业资深顾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