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出了“资本市场强国”的提法,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是十八大提出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强国策略。
自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经济突飞猛进,相继成为了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和经济大国。目前,我国进入了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同时发生的,还有各种新技术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客观的讲,由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到的新技术比较多,也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完全由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来承担,肯定不现实,而且风险也比较高,国有企业难以平衡发展中的颠覆性创新和运营优化之间的取舍。管理理论也告诉我们,在推动颠覆性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更容易实现,毕竟其失败的风险远远低于大型企业。
在党的十八大文件中,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国有企业运行效率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国资委迫切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参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经过5年时间的整合,国有企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方阵,在资源型和规模经济成熟领域,国有企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一些全新的领域,可以让非国有企业发挥创新驱动的企业家精神。
不过,通过诸如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及省市投资基金的多年探索,已经摸索出一套资本驱动的创新发展道路。为了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国有企业”到“国有资本”的转变就应运而生,可以积极加入到新经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投资中去,从而保持更深入的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实际建设和重塑中去。
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大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针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
“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毫无疑问,第四次工业革命还处于探索中,虽然目前有不少研究成果出来,甚至于一些国家或研究机构提出了一些理论范式,但都不足以体现人类社会这个技术革命时期百花齐放的多样性,甚至于在中国制造领域,已经有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服务等四大流派,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拥有了多种选择,这有助于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基于长期与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和领先先进制造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工业4.0研究院发起了“智能服务联盟”(SSC,Smart Service Consortium),同时推出了INNOBASE VENTURE,帮助中小制造企业使用新型技术,这也是响应“国家资本”需要,为“资本市场强国”建设略献绵薄之力。
资本市场强国是一个热门词汇。
国有资本将代替国有企业,成为一个更加惹人关注的词汇。
关注资本与技术的融合机会。
国有资本有国有资本的价值,私有资本也有私有资本的好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需要各种不同的资本形式,这将带来不同的创新,这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所需要的。
这是为了激活“投资”这辆马车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