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在2022年开展了两次桌面兵棋推演,结果让军事专家很吃惊,“中国多样化的核武器库具有生命力”。
新美国安全中心2月份发布了《避免边缘》的研究报告,对中国核武器能力做了评价。
报告指出,中国具有更大、更多样化的核武器库,大大提高了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生存能力,使得中国在冲突的时候,对敌方以有限的方式威胁或使用核武器。
分析显示,在核能力成为更大的核威胁方面,中国没有必要在数量上与美国匹配。
据红色玩家估计,第一次兵棋推演的时候,700枚弹头核武库足以为有限的战区核打击提供安全的第二次打击能力和选择,使得其核威慑能力依然发挥效用。
在拥有1000枚弹头的第二次兵棋推演的时候也是如此。
两种核武器库的规模以及运转系统和弹头尺寸的多样性,扩大了红军可能实施威胁的攻击类型,并可信将对手置于危险之中。
兵棋推演还显示,尽管两支红队都威胁在每次冲突的早期使用核武器,希望阻止美国的参与,但两支对抗的团队都不认为在冲突中尽早使用核武器是必要的。
虽然两个团队都不认为对方会实际使用核武器,但一个红色团队在对方袭击中国大陆后对关岛使用了低当量核武器。
报告强调,禁用常规能力的战斗可能会引发这种升级。
报告称:“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关岛是美国权力投射的关键节点,它需要在冲突早期被禁用,才能给中国一个成功的机会……问题是,攻击关岛或中国大陆跨越蓝线或红线,因此有引发针锋相对升级螺旋的巨大风险。”
该报告指出,蓝色玩家“陷入冷战心态”,假设有限的核使用可以通过战略优势来抵消。另一方面,红色玩家对偏离中国目前已知的核态势犹豫不决。
报告指出:“鉴于其当前和过去的理论和姿态,蓝队很难相信红队会跨越核门槛,并低估了中国不需要核平等来考虑有限的核使用这一事实……红队愿意考虑有限的核使用,因为他们不相信蓝队会以核武器作为回应,因此他们可以防止冲突不适当升级。”
尽管如此,这两场战争的结果表明,使用核武器的压力很低,中国目前的姿态是仅将核武器作为报复措施。
演习的建议包括继续探索中国在台湾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方式,并确保国家安全人员了解中国日益增长的核能力。
由于短暂的战争似乎越来越不可能,该报告还强调进一步审查旷日持久的战争场景。
此外,该报告建议以类似于几十年来对俄罗斯核计划进行的研究的方式,建立对中国核能力的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