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美国防部下辖海军部发布了《无人装备发展行动框架》战略文件。
无人潜航器是一种无人驾驶、依靠遥控或自主控制在水下航行的智能化系统,一般来说,军用无人潜航器根据排水量大小可分为便携式、轻型、大型、超大型四类。
2022年2月,据美国军事网站“战争地带”报道,美国海军水下作战中心和无人与小型战斗舰项目执行办公室发布了其负责开发的新型无人潜航器“黑鱼”(Snakehead)的照片。
这也是美军“黑鱼”大型无人潜航器首次公开亮相。按照美军计划,“黑鱼”无人潜航器最早将于2023年开始服役。
接着在2022年5月6日,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宣布,美海军超大型无人潜航器 “虎鲸”的原型系统于4月28日下水,开始进行水下测试。
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直径一般都超过1米,长度超过10米,排水量超过10吨。它们体积大,航行时间最长可达一年,能够执行反水雷、情报侦察等任务,甚至能长时间跟踪敌方潜艇或作为诱饵,协助母艇猎杀敌艇,还可以搭载反舰导弹、对地巡航导弹,甚至核导弹,前出到敌防区内执行攻击任务。
“虎鲸”长26米,直径为2.5米,排水量约63吨,最高航速10节。它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加锂离子电池的混合动力系统,续航力超过5400海里,相当于一艘大型潜艇的续航能力。
“虎鲸”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配置一个附加的载荷舱。载荷舱长10米,载荷8吨,采用模块化结构,能为“虎鲸”额外提供约9.1立方米的载荷空间。它能够容纳“马林”无人潜航器、海战武器,以及声呐水听器阵列、锚泊坐底装置、反水雷任务包、通信网络节点等多种设备。
不到半年时间美军两种无人潜航器下水,其大力发展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意图昭然若揭。
其实早在2017年10月,美海军就开始招标研制超大型无人潜航器,分别与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初步研发合同,2019年2月13日与波音公司签订了研制和建造5艘“虎鲸”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合同。
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潜航器,其根本意图是希望占领未来水下作战的制高点,保持自身在技术上的优势。发展无人潜航器,也能最大限度减少美军兵员的使用,减少其兵员上的损失。
美军企图通过大量制造无人作战平台,达到其无限制扩张部队规模的目的。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无人潜航器将承担越来越多的进攻性任务,也将使水下作战环境更加复杂。
2016年12月15日下午,中国海军一艘救生船在南海有关海域发现一具不明装置。经核查,该装置为美方无人潜航器。近年来,江苏、浙江、海南等地渔民曾多次在海上打捞出各种“硬核海产”,其中不乏美军秘密投放的无人潜航器。
美军提出并正在推进深海作战计划,设想在航母打击群附近的25万平方公里内,部署由无人潜航器组成的监控网,对突破第一岛链的潜艇实施接力探测和跟踪。
美军频繁使用无人潜航器,会对相关国家的近海、近岸区域造成直接的安全威胁。近年来美军无人潜航器频繁在我国南海等相关水域进行间谍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军事观察员曹卫东分析,“黑鱼”等无人潜航器也有其自身的性能弱点,相关国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运用反制手段,以维护自身海上安全。
第一,它的电力有限,因此在水下的续航时间也十分有限。如果长时间停留在某一水域进行侦搜,就有可能因为电力耗尽,滞留在该水域无法返回,成为“一次性”的武器装备。
第二,无人潜航器需要通过潜艇或舰艇进行搭载投放,因此通过侦搜这些舰艇或潜艇的位置,就可以顺藤摸瓜掌握无人潜航器的行踪。
美军近期宣布不限制任何人工智能武器带来的影响,将促使其无人潜航器无节制发展,给全球和平发展和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
来源:综合互联网报告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