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照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预定计划,2025年2月的主题讨论为“决策”。美俄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大国竞争的决策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威慑,值得《杀伤链研究报告》的读者参考了解。
2025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美国国务院于会谈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四点共识。
对于关心联合作战体系的战略环境和综合威慑的读者来讲,关心这次美俄直接洽谈所揭示的“决策本质”,是认识大国竞争的现状和趋势的最好案例。
正如格雷厄·阿利在《决策的本质》(Essence of Decision)一书中提炼出的三种“概念棱镜”认知模式,分别为理性行为体范式、组织行为范式和政府政治范式。美俄的博弈过程,很好呈现了大国竞争博弈的决策本质。
决策是复杂过程,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何在大国竞争中决策,是当时代的重要话题。
按照美军联合作战条令所讲,这种大国竞争博弈过程,是美国施行综合威慑的一种方式,该方式将持续存继在大国竞争的整个生命周期。
《决策的本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时期的关键事件。后来更新的第二版重新解释了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理论及事件,也融入了肯尼迪录音带及最近解密的苏联文件的信息,对人们认识美苏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博弈决策过程有了更细致入微的认识。
不过,对当前大国竞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2025年2月刚刚出版的《超越核平衡:战略力量净评估》(Beyond the Nuclear Balance:A Strategic Forces Net Assessment)报告。该报告的作者是小安德鲁·克列皮涅维奇,他是核武器战略中如雷贯耳的人物,曾经在1995年创建了CSBA。
当前美俄围绕乌克兰的博弈,类似60多年前的古巴危机,可以作为决策研究的一个鲜活案例。
虽然当前直接作战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但乌克兰背后主要得益于美国和北约的各种支援,否则这场战争早就已经结束了。
从决策的角度观察俄乌战争,认识美国国际关系和战略决策模式,对深刻认识现代联合作战样式是很有帮助的。
探讨美俄乌及北约之间的博弈决策范式,能够为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预测未来战争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案例认知,有助于数字孪生战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对决策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留言探讨该话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