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芬 2021-02-20发布 阅读:1871次 ⋅ 中美关系  大战略  经济脱钩   ⋅

在特朗普当政期间,一直力挺他的美国国会共和党籍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最近发布了一份《打败中国:面向脱钩和经济持久战》(Beat China:Targeted Decoupling and the Economic Long War)的报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如果多了解一下1977年出生的科顿,可能就做出他的大战略纯属一厢情愿的结论。

科顿目前是美国国会参议员,跟他在哈佛大学和服兵役期间的哗众取宠类似,他积极在热门话题上发声,其目的是为了争夺舆论支持,为2024年参与总统选举做准备。

从公开资料来看,科顿一直学的是政治和法律相关的学科,在哈佛大学的时候,就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并跟自由派有截然不同的激进观点。后来在服兵役期间,他还专门写了一份给《纽约时报》的信,谴责媒体曝光“国家机密”。

种种经历显示,科顿力图在政治生活中显露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去年他还毫无根据炮制了新冠病毒跟武汉病毒实验室有关的谎言,当然,作为一名谎言成性的政客,美国大众对什么有兴趣,他都会竭力展示自己的“独特观点”。

毋庸置疑,目前中美关系是美国大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带节奏、讲故事是科顿擅长的手段。

通过类比美苏之间“经济冷战”,科顿设计了一个大战略,企图实现“打败中国”,而美国损失最少的目标。

《打败中国》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中美现有状况,第二部分讲脱钩目标和方法,第三部分提出降低美国损失的措施,第四部分则希望加强美国的统一战线。

第一部分的介绍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不外乎称美国吃亏了,将来会更吃亏,因此现在要开始制定“反击中国”的大战略。

在第二部分中,科顿提议进一步收紧美国乃至盟友对中国的出口,特别是半导体、5G、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为了让这样的限制更有效率,他还提议让美国国防部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目前由美国商务部主导该事。

坦率的讲,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各有所得。让经济上的事务变成军事竞争,这显然有冷战的特点。拜登政府刚刚明确表示不会让中美关系进入冷战状态,由此,如果科顿的想法要变成现实,至少要等他2024年竞选总统成功。

科顿很清楚中美脱钩将给美国产业和经济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在报告第三部分,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在笔者看来,这些措施不外乎一句话:从盟国要市场和补偿。

具体做法就有点意思了,一是让日本更多的购买美国的产品,二是让马来西亚和越南给美国生产廉价的基础产品等等,他还“乐观”的设想这样的方式可以搭建起一个“反华”的贸易同盟。有趣的是,科顿也知道德国等不太可能支持他,毕竟欧盟国家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他也基本上不提这茬事。

笔者是没有想明白,既然想搞脱钩,就应该接受损失嘛,总想着其他国家来承担损失,也不知道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

在最后一个部分内容中,科顿意识到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样疯狂,他呼吁两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谋求“打败中国”的目标。

《打败中国》的报告呈现了大量的意识形态,体现了这位70后政治家野心勃勃的政治述求,他希望通过难得的中美关系巨变中的机会,为自己竞选总统奠定基础。值得中国读者关心的是,美国有部分政治家“仇视”中国,看不得中国发展,中国应该走自己的路,让部分美国人烦劳去吧。

作者:王明芬,工业4.0研究院副院长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