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办“美中经济和国家安全竞争中的当前和新兴技术”听证会,邀请了十位专家参加,对各种新兴技术进行评估,并提出美国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这次听证会声势浩大,作证的专家来自美国知名智库、企业和律所等,部分人员曾经在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等工作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经验,他们的看法对美国对话政策有较大的影响。
其中,来自CNAS的专家Jacob Stokes提出,中国很可能达不到人工智能的目标(Might Fall Short of Its AI Ambitions),并列举了四方面的短板。
Stokes一直关注中国军事人工智能的进展,曾经写了《美中竞争与军事人工智能》(U.S.-China Competition and Military AI)报告,他是美国智库中少有的紧密跟踪中国军事人工智能的专家,值得《军事人工智能白皮书》的读者关注。
在评价中国军事人工智能的时候,Stokes认为有四方面的短板:
第一,技术。
即便有充足的资源投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证明难以掌握。在人工智能军事现代化初期,通过模仿确实可以解决问题,但军事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其他新的军事技术,以及作战概念的应用,这些都是更为困难的任务。
第二,人员及官僚主义。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在《军事人工智能白皮书》中指出,美国在推进军事人工智能的时候,实际上经历了3年时间才调整过来,把人工智能放到了跟网络信息同等的地位。
Stokes认为,中国会遇到跟美国一样的困难,那就是其他部门或单位,不愿意依赖掌握人工智能的部门。
这样做的结果很明显,缺少人工智能技术的联合作战部队,无法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第三,控制管理。
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人们还无法掌握和平衡其应用,处于控制管理的需要,一旦犹豫,那么军事人工智能就不太可能高速发展。
最后,预算是军事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军事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一旦经济受困,资金的投入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更多军事人工智能应用需求的产生,反过来要求更多的资金投入。
即便如此,Stokes仍然提出建议,除了提高美国在军事人工智能的能力,应拖慢中国在研发军事人工智能上的速度(Slowing down China’s progress on developing military AI )。
作为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核心技术,美中之间的人工智能竞争将会延续数十年,谁可以真正做出颠覆性创新,才是真正的赢家。
附:“美中经济和国家安全竞争中的当前和新兴技术”听证会日程
听证会联合主席:Jacob Helberg专员和Michael Wessel专员
上午9:30–上午9:40:联合主席致开幕词
上午9:40–上午11:10:专题讨论一: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在美国的风险
Nazak Nikakhtar,合伙人,Wiley Rein LLP
Ivan Tsarynny,首席执行官,Feroot Security
Jack Corrigan,高级研究分析师,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上午11:10–上午11:20:休息
上午11:20-下午12:50:专题讨论二:中国通过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改造军事的竞赛
Jacob Stokes,高级研究员,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
Nathan Beauchamp Mustafaga,政策研究员,兰德公司
Edward Parker,物理科学家,兰德公司
下午12:50–下午1:50:午休
下午1:50–下午3:20:专题讨论三:中国在选定新兴技术商业应用方面的进展
Ngor Luong,高级研究分析师,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Michelle Rozo,副主席,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
Jeffrey Nadner,高级副总裁,Govini
下午3:20–下午3:25:闭幕词
下午3:25:休会
备案声明
Christoph Hebeisen,安全情报研究总监,Lookout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