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俄乌战略研究中心(CRUSS)近期成立之后,对俄罗斯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做了研究,本文对俄罗斯过去10年的大战略变化做了梳理,特分享给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的同学。
大战略没有统一的定义,对于研究人员来讲,可以认为大战略描述了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最持久的利益,以及在国内和国际限制下如何利用资源捍卫或促进这些利益的理论。
美国陆军G-3/5/7资助兰德公司开展了“资源受限情况下的俄罗斯大战略”(Russian Grand Strategy Amid Resource Contraints),其中,对俄罗斯大战略的情况和发展做了分析。
经过细心研究,兰德公司对俄罗斯大战略的演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因为资源所限,俄罗斯无法实现自己提出的大战略,即《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设想。
从俄罗斯2015年和2021年发布的最近两份《国家安全战略》来看,真切的显露了俄罗斯期待成为区域大国的理想与现实有不小的差距。
2008年3月31日,俄罗斯发布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被西方国家称为“新构想”(New Look),该构想强调,俄罗斯希望维护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平衡,与美国和平共处……但是,美国一系列的操作让这些想法无法实现。
军种 | 2008年 | 2012年 | 裁军规模 |
陆军 | 1890 | 172 | -90% |
空军 | 340 | 180 | -48% |
海军 | 240 | 123 | -33% |
空降部队 | 6 | 5 | -17% |
按照兰德公司的分析,2008-2014年期间,俄罗斯部队认为,既然现在的目标是区域大国,没有了以前的全球霸权想法,那么就不需要那么多部队了,于是进行了大幅的裁军,希望集中资源推行“非接触战”(No Contact Warfare)。
报告认为,俄罗斯即便大幅缩减了部队规模,但军队的现代化投入非常巨大,空天军、战略火箭部队、陆军和海军等对先进武器平台的需求非常大,俄罗斯军队仍然无法实现其目标。
在2014-2018年期间,俄罗斯被迫调整其大战略思路,把原来主要依靠空天军和战略火箭部队就可以打赢未来战争的想法做了调整,重新开始建立装甲部队,以便跟周边国家的冲突需求匹配。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认为,未来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非常大,自身经济和工业能力强大的国家,以价格昂贵的“非接触战”为主问题可能不大,但对于资源受限的俄罗斯军队来讲,回归地面部队为主的作战样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还在进行的俄乌冲突来看,正是印证了这一点。
在俄罗斯新构想中,没有把特定国家看成它未来需要重视的难点,因为从追求世界超级大国降维到区域大国的目标,俄罗斯军方感觉总不是一件难事。
201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讨论国防预算的时候提出:
“我们必须聪明。我们不会仅以此仅依靠“军事力量”,我们也不会被卷入一场消耗经济、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我们不需要在世界各地有无数的基地,也不会扮演世界宪兵的角色。”
兰德公司在报告中引用了普京以上发言,以此来评价俄罗斯的“有限的远征野心”(Limited Expeditionary Ambitions)。
换句话讲,俄罗斯对于力量投射的想法过于粗浅,缺乏认真仔细的分析和计划,特别是资源的决策考虑是很不足的。
当跟乌克兰发生冲突的时候,导致俄罗斯部队只好亲自下场去参与战斗,原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的战斗,结果打成了一场持久的战争。
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讲,即便它愿意蜗居在本国周边关系中,但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怎么可能不去遏制它?
最后,在给美国陆军计划人员的建议中,兰德公司提出,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肯定会不断脱离西方国家的工业和经济体系……但是,俄罗斯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它必定会根据自身的资源约束调整其军事条令。
正如该报告所用副标题“雄辩和现实”(Rhetoric and Reality),俄罗斯在应对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制定了一个资源无法匹配的大战略,谁能够保证它可以变成现实呢?
作者:马止戈,俄乌战略研究中心分析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