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悦 2025-01-16发布 阅读:718次 ⋅ 美国空军  数字工程  敏捷任务套件   ⋅

美国空军作为数字工程战略的先行者,不断推动面向未来战争的数字工程和任务工程体系,近期,它提出了“敏捷任务套件”,期望通过该套件推动数字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数字工程研究报告》编写过程中,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发现,美国空军更新了数字化转型思路,重点围绕敏捷任务需要,推动开放架构、数字装备管理和数字标准等相关工作。

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任务规划,都开始强调尽量跟实战一致。美国空军在这方面走得比较快,它推出敏捷任务套件,其目的就是为了新型武器装备的数字工程应用,包括第六代战斗机项目NGAD等项目。

熟悉美国空军数字工程应用历史的读者,应知晓其于2015年就成立了“开放架构管理办公室”(OAMO,Open Architecture Management Office),参与该办公室联盟的单位包括Anduril、波音、柯林斯航空、通用原子、洛马公司、诺马公司和雷神技术等。

美国空军认为,未来大国战争不应该硬碰硬,应建立一套新型的分布式作战体系,为此应把战场和武器连接起来,那么保持武器装备系统的互操作性就非常关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空军为传统平台和未来系统同步提供了一套开放架构,同时设立数字装备管理体系,还为数字工程和任务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套“数字标准”。

对于传统的武器装备系统,可以采用政府航空参考架构(GARA,Government Avionics Reference Architecture),分离遗留的武器装备,让交互部分实现软件定义,从而把原有的“黑箱”模块转变为软件定义模块。

GARA系统不是一套独立的开放标准,它使用已有的开放标准进行组合和集成,以其实现武器装备的重用。

从美国空军发布的GARA体系来看,分为任务功能(Mission Functions)、传感、PNT、通信、自主性和电磁(ES/EA/EP)等模块。

针对新研发的武器装备,美国空军主要采用敏捷任务套件来规范开发,例如,第六代战斗机NGAD的开发,就采用了该参考架构。

敏捷任务套件值得行业人士关注,它将成为正在编写的《数字工程研究报告》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认为,敏捷任务套件是美国空军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战略的新里程碑,它意味着数字工程和任务工程开始融合,并跟美国空军推动的“敏捷战斗运用”(ACE)融为一体。

围绕敏捷任务套件,洛马公司、诺格、Aerospace公司、BAE系统、SPEC和雷神技术等分享了多个案例,有助于《数字工程研究报告》编写团队剖析敏捷任务套件的原理,为读者呈现更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认为,杀伤链是面向联合作战任务规划的重要概念,数字工程则面向武器装备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完整系统的工程方法,它们是当前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值得行业人士深入关注。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