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研究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的时候,工业4.0研究院就通过伯克利开源项目学习了不少东西,这促成2017年开源工业互联网工作的开展,以及2018年工业4.0研究院发起“开源工业互联网联盟”,2019年提出开源数字孪生项目IOT 3000。
一直以来,不少来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DTRC,Digital Twin Research Center)交流的行业人士对开源模式存有疑虑,根据他们过去的经验,“开源软件不适合中国国情”,这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看法。
由于缺乏专业资本参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很薄弱,以及国外开源基金会在国内过于活跃,这些问题导致国内开源生态营养不良,发展不起来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开源数字孪生项目IOT 3000
随着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的出现,我们又面临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跟过去开源软件在国内主要体现为Linux不同,开源数字孪生体可以在通用开源项目基础上发展,借助工业4.0研究院设计的“数字孪生体参考架构”(DTRA,Digital Twin Reference Architecture),形成了完整的开源数字孪生体。
以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领域的实践来看,Autodesk和Bentley Systems纷纷加注开源数字孪生体,数据驱动是其中根本原因。
Bentley Systems的iModel.js开源体系
最近几年时间,Autodesk与ESRI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图把BIM和GIS数据融合起来;与此同时,Bentley Systems跟西门子、Cesium和AGI等公司力推开源数字孪生体联盟,围绕iModel.js,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开源体系。
当然,最为活跃的当属一些中小企业,它们没有传统资产负担,可以大胆采用开源模式,例如,mago3D在2019年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基于开源的数字孪生体平台”愿景。
众多的企业介入或“豪赌”开源数字孪生体未来,根本原因在于数字孪生体领域格局未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有决定竞争规则的机会,任何一个确定行业标准和获得市场认可的“小”企业,有可能就是下一个Google或Facebook,这是让人激动人心的机会。
对于一些担心开源数字孪生体缺乏商业模式的说法,只能说这些人士还处于传统IT思路,难以理解现代开源软件的运行方式,任何一种数据驱动的开源应用,天然就具有盈利的基础。
《一种开源数字孪生体平台应用》演示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