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第三次抵消战略,美国各种各样的智库开展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其中米切尔空天研究所曾经发布了一份针对Skyborg和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的研究报告,跟工业4.0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所倡导的低成本和灵活两大目标吻合。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的研究显示,未来大国之争取决于技术创新和资源消耗,一方面需要改造旧的或小型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需要保持高端装备的研制能力,采购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低成本可消耗(或可重复使用)的无人机,构建数字孪生战场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米切尔空天研究所专门撰写了《理解Skyborg和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的机会》报告,同时还把PPT分享出来了,本文附上了PPT,便于参与第三届数字孪生体挑战赛的团队参考,加深对本次挑战赛无人系统主题的认识。
按照工业4.0研究院提出的数字孪生装备概念体系,米切尔空天研究所编写的报告有以下特点:
考虑了开放架构(Open Architecture)的引入,这充分践行了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数字工程战略,便于实现即插即用(Plug & Play)。
提出了“自动集成平台”(Autonomous Integrated Platforms),对低成本可消耗平台、传感网络、人机交互和武器系统做了很好的阐释。
对于大国之争的未来战场场景做了描述,提出了生存性的挑战,只要能够“耗”到最后,就成为了战场的赢家。
给予“无人系统+作战部队”较高的地位,称之为“倍增器”(Multiplier)。
美国空军提出的WeaponONE包含Skyborg和其他武器系统,这对于建立面向数字孪生战场的武器装备具有特别的意义,将颠覆传统的战场环境建设和应用。
已经报名参加第三届数字孪生体挑战赛的团队,可以在对应微信群请求获得这些报告,以便仔细阅读和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到研究或开发工作本身,实现适应我国实际需要的颠覆性创新成果。
大家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在数字孪生体挑战赛文章后面留言,有问必答。
附:理解Skyborg和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的机会(PPT)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