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战演进(ACE,Air Combat Evolution)概念,读者可能比较熟悉DARPA提出的马赛克作战版本,为了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空战新模式,引入可信的机器学习技术,成为马赛克作战的前提条件。该项目于2019年6月5日发布了BAA,征集供应商方案。
DARPA的空战演进项目引入数字孪生体技术,先期进行概念开发工作,然后在小型无人机上进行测试,最终目标是过渡到主战机型上实现自主战斗能力,例如F-15C、F-22、F-35等,建立无人与有人协同编组作战模式。
然而正处于跟俄罗斯对决的乌克兰,也有一个名称完全一致的“空战演进”公司(简称“ACE公司”),似乎在把DARPA的设想变为现实。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仔细分析了乌克兰ACE公司,正如其名称所显示,ACE公司的目标就是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同时加强数字孪生体技术的充分利用,提升隐身能力,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战斗无人机”(AI powered Combat Drones)。
在乌克兰2021基辅防务展上,ACE公司首次对外展出了ACE ONE大型隐身攻击无人机,这款隐身无人机气动外形类似美国的X-47B,相关负责人称,“ACE ONE将成为世界同类无人机中的第一名”。
相关资料介绍称,ACE ONE项目由安东诺夫前总干事奥列克桑德·洛斯(Oleksandr Los)和乌克兰国家航天局前局长沃洛迪米尔·乌索夫(Volodymyr Usov)负责,同时还跟乌克兰马达西奇(Motor Sich)公司、南方机械制造厂"(Yuzhmash)等合作。
在ACE公司的官方网站上,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大部分是乌克兰国家自有的军工企业,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还有法国赛峰(SAFRAN)集团,作为北约防务的主要支撑方,法国赛峰为ACE公司提供了不少先进技术。
不少读者对乌克兰的军工实力不了解,在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独立时从苏联继承的军事工业企业多达3594家,职工300万人,涵盖了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等军工产品。而且不仅仅是军事工厂,甚至科研机构也一并继承。
相关智库做了估计,苏联时期30%的军工生产能力被乌克兰掌握。比如位于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所生产的对空导弹占到苏联对空导弹的62%,另外还有42%的战略导弹也是由该厂独立生产或与其它军工企业合作生产。
据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观察,ACE ONE无人机长8米,宽11米,最大起飞重量为7.5吨,最大飞行速度0.95马赫,作战半径1500公里,实用升限13.5千米。它拥有高速飞行和隐身等空战的优异性能,跟洛马公司RQ-170“哨兵”无人机、俄罗斯S-70“猎人”无人机相当。
ACE ONE配有2个携带导弹和制导炸弹的内置弹舱,载弹量高达1吨。在真实的战斗中,可以实现“蜂群”攻击,还可以跟有人战斗机建立协同编组作战模式。据称该系统基本配置为3架无人机和1个地面控制站,单价约在1200-1300万美元左右。
因此,乌克兰把DARPA的空战演进概念用到实践中去,也不是不可能。
作者:吴海军,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研究员
附:乌克兰ACE公司官方网站
https://aircombatevolutio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