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发布文章,提出一个论断:日本正在从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
从文章提供的各种数据显示,由于日本国内市场无法支撑庞大的产业投资,日本各种资本不断加大对海外的投资,它的主要摇钱树正在从商品出口,转变为对海外投资的分红和利息等。
日本2022年贸易收支逆差19.9713万亿日元,创出历史新高。除了日元贬值和资源价格走高之外,出口增长乏力也产生影响。
日本的贸易逆差有可能长期持续,而且国内产业新一轮增长还看不到什么迹象。
过去几十年以来,日本以贸易立国,但这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了。
智能手机和半导体等电子设备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2022年出口为17.3377万亿日元,进口为17.256万亿日元,基本相同。贸易顺差仅为817亿日元,逆差近在眼前。
日本在1988~2008年基本上稳定实现6万亿~8万亿日元左右的贸易顺差。
当时在半导体和液晶电视等领域,日本企业具有强劲势头。
以2008年雷曼危机为转折点,生产不断向海外转移,同时业务出现萎缩,出口难以增加。
汽车等运输设备和一般机械,日本2022年分别实现15.6713万亿日元、9.6327万亿日元的顺差。
变革的潮流正在到来,中美两国在电动汽车上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日本的领先地位,有可能重蹈电子行业的覆辙。
日本2022年1~11月顺差11.41万亿日元,由于贸易收支的大幅逆差,比上年同期减少46%,但海外子公司的分红等第一次所得收支增至约33.5万亿日元,整体上实现了一定的顺差。
按2021年的情况来看,第一次所得收支的3成以上成为被称为“再投资收益”的海外子公司的内部留存。如果无法将这些收益吸引回日本,或并未扩大增长乏力的外国企业的对日直接投资,推动日本国内产业增长的投资将变得缺乏。
总体来讲,日本贸易顺差过去是理所当然的,在创出历史新高的1998年达到13.9913万亿日元。过去10年里最多的2016年也仅为3.9937万亿日元。
日本连续2年出现逆差,高于2014年的12.816万亿日元,创出有可比数据的1979年以来最大逆差额。
在截至2022年的10年里,日本7次出现贸易逆差,收支总额逆差44.434万亿日元。
此前一般认为日元贬值有利于增加出口。在芯片短缺等原因令电子设备等生产受到影响的2022年,尽管出现历史性的日元贬值,但出口没能突飞猛进。
历史正在逆转,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全球资本和产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