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2024-01-07发布 阅读:585次 ⋅ 网络信息  Link 16  军事互联网   ⋅

针对天基Link 16所代表的战术数据链和杀伤网发展趋势,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感觉到有必要介绍一下“全球网络参考模型”(GGRM,Global Grid Reference Model),以建立当前美军正在推进的Link 16生态的认识基础。

了解美军一直推进的军事互联网(Military Internet)历史的读者,对1992年7月发布的《全球网络研究》(Global Grid Study)比较熟悉,长达160页的报告对军事互联网做了系统的研究。

可以认为,全球网络体系是美军网络信息的核心,但由于该研究相关研究主要出现在20年前,当前的研究人员有可能不熟悉这个背景,导致对一些新出现的系统认识不够深入,也不够准确,例如天基Link 16。

为了补充这方面的知识,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发布的《网络信息白皮书》对全球网络参考模型做了细致的介绍,并把《全球网络研究》作为核心资料提供了该报告的客户。

对网络或互联网的标准熟悉的读者,应了解OSI和TCP/IP两个系列协议,它们是当前互联网技术体系的基础,同样,全球网络参考模型也是美军和北约正在推进的军事互联网的基础,它是在分层协议层面的沟通语言。

对应全球网络参考模型,读者应该关注传输层,这正是美国太空发展局正在推进的泛作战太空架构(PWSA)的角色。

部分行业人士对Link 16战术数据链和参考模型中的“链”(Link)难以区分,但主要记住一点,Link 16是一套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产物,总体来说它是服务。

这在美国国防部的培训资料中,就明确表示,Link 16是一种消息格式标准,属于服务层(The Service Layer),对应的TCP/IP协议是FTP、SMTP等。

那么对于低轨卫星互联网跟Link 16的互操作,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设计了XVI项目,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小型卫星(甚至NanoSatellite)经验,利用XVI项目来推进天基Link 16应用。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XVI项目进展顺利,已经验证了不少先进战术数据链应用,在后续数字孪生战场公众号的文章中,笔者将做更详细的分析。

从一家天基Link 16的厂商提供的设计图来看,利用先进的低轨卫星和终端,已经可以实现高带宽的数据链,包括Ka波段空对地400M速率、2.5G的跨链光纤链接和10G的太空链接速率,可以想象,这样的传输速度,将给未来战争带来怎样的改变。

如果天基Link 16大规模应用,那么从全球网络参考模型来看,它能够实现服务层的互操作,这对于最高层的任务(Mission)将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美军在21世纪到来之初,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网络中心战”(Net-Centric Warfare),实际的结果是功败垂成。

网络中心战概念的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高估了Link 16的大规模应用速度。当时借鉴商业互联网的发展情况,美军认为多种异构网络很容易连接起来,实际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其预期。

以Link 16跟卫星系统的对接,虽然早就实现了Link 16利用卫星实现中继的能力,但牺牲了态势感知和抗干扰等优势,跟当前提出的天基Link 16不可同日而语。

评估美军正在推进的天基Link 16以及其对杀伤网的影响,需要回归到全球网络参考模型所揭示的愿景,那就是军事互联网应满足“任务”需求,而不是摘取低处的果实,根据项目验收需要忽略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技术性能,从而在军事任务层面谬之千里。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将继续开展“天基Link 16对杀伤网的影响”研究,欢迎有研究基础的行业团队联系合作。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